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612 (第2/2页)
/br>“朕本来想留你一起用午膳的,既然她还在东宫,你还是回去吃吧,朕就不当这个恶人了!”“谢皇祖父成全,那孙儿便告退了。”昌隆帝点点头,又把候在外间的吴公公叫进来吩咐道:“在朕的午膳里捡几样合小姑娘口味的菜,你亲自送去太子妃那儿给司徒六姑娘。”“是,圣上。”吴公公应道。赵重熙忙又替凤凰儿道了一次谢,才和吴公公一起走出了御书房。吴公公看着身侧比自己还高了半头的皇长孙,暗暗咋舌。皇长孙是越发受宠了,就连准长孙妃进宫一趟都能有圣上亲自赐菜的殊荣。看来他也要更加用心伺候好这位未来的主子。他堆起笑容道:“长孙殿下,老奴想向您打听一下……万一老奴送去的菜品不合长孙妃的口味,岂不辜负了圣上的一番美意?”赵重熙笑道:“吴公公也是看着我长大的,不用这般客气。司徒六姑娘并不挑食,只是口味比较清淡。”“多谢长孙殿下提点,那老奴告退了。”吴公公施了一礼,去了御膳房。赵重熙笑了笑,也朝东宫那边走去。不多时他便回到了东宫,直接去了太子妃的居处。还在门外就听自家母妃在训弟弟:“你别整日只知道练武,要像你嫂子一样多读书,将来才能有出息!”赵重华嚷道:“嫂子家全是读书人,外祖家却全是武将,娘觉得哪家的子弟更有出息?”在他看来司徒家的人就是一群酸腐的读书人,哪里配和阮家的少将军们相提并论?嫂子之所以能成为他的嫂子,难道是因为她姓司徒?别开玩笑了!☆、第二百一十六章破解法(下)赵重华的话让太子妃愣了愣。以大宋朝当下的情势来看,司徒家自然比不上阮家有权势,府中子弟也不及阮家的少将军们有出息。可看事情最忌讳目光短浅。小儿子知道上进是件好事,可一来大宋那么多的武将,怎么也轮不到他去开疆拓土。二来大宋朝不可能永远无休止地征战,总有一日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。文官的重要性迟早会超过武将。而曾经的司徒家是燕国的文官之首,也曾经出过很多大人物。谁又敢说他们家没有翻身的一日呢?重华不像重熙那般得圣上看重,但也不能一辈子就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。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。他多读些书日后也好帮扶重熙一把。她刚想把自己的想法同小儿子说一说,就见长子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了进来。见自家大哥回来了,赵重华把方才和母妃谈论的话题立刻抛在了脑后。他着急忙慌地迎上前:“大哥,皇祖父怎么说?”赵重熙道:“皇祖父说待他斟酌之后再说。”虽然不是什么肯定的答复,赵重华却立刻就高兴起来,一双眼睛也变得格外明亮。凤凰儿在一旁暗暗感慨。同是出身皇室,阿福和他弟弟,甚至是那位总是犯蠢的太子殿下都比自己单纯多了。当然,单纯的是上一世的赵重熙,这一世的阿福有了许多的变化。但他的心地依旧是善良的。想到这里,凤凰儿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