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829 (第2/2页)
将诏书交与鸿胪寺卿。鸿胪寺卿手捧诏书放入云舆内,由云盖引导送至龙华门。登基大典庄严肃穆且十分繁琐,结束时已近午时。因为下午还有大婚典礼,内侍们丝毫不敢耽搁。小袖子带着几名小太监替他把冕冠和衮服脱掉,小安子则招呼宫人们端来了饭菜。赵重熙心里一直惦记着婚礼的事,哪里有心思吃饭,胡乱用了几口就吩咐人把饭菜都撤了。一面又问:“吴公公呢?”小袖子忙道:“回圣上,吴公公今日要和两位迎亲使去皇后娘娘府上迎亲,方才已经出发了。”听他一口一个“圣上”,赵重熙多少有些别扭。这个称呼昨日还属于皇祖父,今后却要一直伴随他到老。又听小袖子提起迎亲的事,赵重熙越发心塞。迎娶凰儿为妻,是他盼了三年多的事情。尤其是去成国公府迎亲的场景,他想过无数次,梦过无数次。甚至连催妆诗都偷偷作了好几首。可真到了大婚这一日,他之前所有的盘算却成了空。凰儿值得世间最好的,以皇后之礼迎娶她入宫,无疑是最好的结果。但这么一来,他们的婚礼便会留下很多遗憾。譬如说,他不能亲自去成国公府迎亲。皇室子弟娶妻,甚少有人会亲自去女方府上迎亲。但只要新郎自己愿意去,旁人也说不出什么。皇帝则不同,就是说破大天磨破嘴皮子,也没有亲自去皇后娘家府邸迎亲的道理。赵重熙郁闷极了,满脑子想的全是凤凰儿身着大红嫁衣的模样。小袖子和小安子在东宫伺候了他三年多,对他的脾性和心事都非常了解。此时见赵重熙有些打不起精神,两人对视了一眼,都不敢开口说话。他们两个不敢说话,其他的小内侍和宫人们也都屏气凝神,大气也不敢出。正觉得压抑,昌隆帝搭着钟公公的手,笑眯眯地走了进来。内侍和宫人们赶紧行礼:“参见太上皇。”昌隆帝摆摆手,内侍和宫人们都退了下去。身为过来人,长孙的心事他一看就知道。他翘了翘嘴角,故意道:“臭小子能不能有点儿出息!虽然你不能亲自去司徒家迎亲,但朕替你安排的正副两位迎亲使,难道还不够体面?反正都是你和丫头在一起过日子,婚礼是什么样子的也没什么打紧。”说罢重重叹了口气:“就拿朕来说吧,当年迎娶你皇祖母时,赵家只是寻常的官宦人家,左家又是商贾,但我们的婚礼却办得非常盛大。但最终结果如何,你心里比谁都清楚。反观韩氏,因为是继后,当初朕连个婚礼都没有给她。可最终和朕过到头的,还是韩氏。所以,婚礼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们夫妻今后相扶相携,好好走完一生。臭小子,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?”赵重熙嘴角剧烈抽搐。皇祖父真当他是三岁孩子呐?他不过就是没能实现愿望,有些意难平罢了。但这毕竟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,又怎好反驳。他沉声道:“孙儿受教了。”昌隆帝笑道:“今日是你的大日子,要忙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