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693 (第2/2页)
其是擅长水战的勇义侯殉国之后,大宋的水军几乎成了一盘散沙。虽然尚有镇远将军这样的老将统兵,但他年事太高,早已经不堪重负。而周夙有能力人又年轻,似乎又让昌隆帝看到了建立强大水军的希望。最大顾虑便是时间。本来他打算拿出耐心给周夙五到十年的时间,相信他一定能够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。可如今看来却有些来不及了。昌隆帝又看了一遍手中的军报,重重叹了一口气。南疆大乱波及燕宋两国,看似情势危急,其实更是机遇。弄得好了说不定能扩大版图,再不济也能让南疆对大宋俯首称臣。可如今他手头能打水战的军队只有周夙手中那几万人,擅长山地作战更是少之又少。这么好的机会他一旦抓不住,那姓卓的女人却绝不会手软。一旦……立在他身侧的的吴公公知道昌隆帝在愁什么,可他只会伺候人,哪里有那个本事替主子分忧。不得已他只能轻声唤道:“圣上,您前儿还对长孙殿下说,等军报来了之后便召他来一起商议的,不如老奴这就让人跑一趟东宫?”昌隆帝并没有抬头,只是轻轻嗯了一声。吴公公赶紧走出御书房,唤来一名小太监仔细交待了一番。大约半个时辰后,赵重熙随着那小太监走进了御书房。行过礼后,他按往常的习惯走到了昌隆帝身侧。“重熙,瞧瞧这个。”昌隆帝把军报直接递给长孙。赵重熙接过军报仔细看了一遍。内容和那一晚他们分析的大同小异。只是没有想到,南疆的二王子此时居然就在桂州,而且成为了他父王的座上宾。“皇祖父。”赵重熙合上军报,坦然道:“南疆的风俗与我大宋有很多不同的地方。这位二王子虽然是南疆王后所出,但在王位的争夺上,他明显不及大王子有优势。还有他们那位王叔,据说实力也不容小觑。二王子同我父王结交的目的很明显,就是想要借大宋之手助他登上王位。可……”有些话他真是不好说。父王虽然挂了一个储君的名头,却无法调动大宋的一兵一卒。且不说皇祖父究竟在不在乎那南疆二王子的示好,就算最终愿意同他合作,也绝不会通过父王之手。他话锋一转又道:“父王的奏折上怎么说?”昌隆帝道:“他倒还坦诚,把那二王子住进太子府的事情详细写了。”说归说,却并没有如之前的军报那样把奏折拿给长孙看。赵重熙暗暗挑眉,父王的信里肯定还有古怪,只是皇祖父却不肯把那奏折给自己看了。那古怪究竟是什么?正想着,只听昌隆帝又道:“重熙,这几年你一直都留在朕身边,学的都是为君之道。虽然大有进步,但不有没有想过出去历练一番?”赵重熙的心突突了两下,皇祖父这是要让自己去南疆?他尽量用平和的声音道:“从前您便对孙儿说过,为君者最怕耳目闭塞,不通世事也是大忌。孙儿自小便在山庄中念书习武,回京后又一直在宫里,的确很想出去历练……”“臭小子想得挺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