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730 (第2/2页)
下都受过辽王的恩惠,全家性命都系在辽王的身上,加之廖修文自己知道自己的事,做为辽王的岳父,谁都逃得脱,他是没办法逃脱的,不如趁机反了,拥立辽王的两个儿子,暂时守在辽东那个苦寒之地。朝廷这两年没钱,根本不可能派大军前往辽东。他们反而还有一丝生机,因而对军中将士多以“朝廷要剿来我们,我们只有打回辽东去,才有一线生机”的话来鼓励辽东卫的将士。密云卫闻风而降,辽东卫那些被派下来留守的人为了让廖修文逃回辽东,却是死死不退。姜律是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,奉了姜宪之命去安抚京城百姓,京卫大员大多都战死在了对搞庆格尔泰之战上了,姜镇元没有大员可用,战事艰难,陷入焦灼之中。斋宫这边散场的时候姜宪和所谓的顾命大臣接到了这样的战报,李瑶管着兵部,自然是当仁不让,站出来处理这件事:“调李长青的兵马增援镇国公。”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,李瑶的安排都非常的全理。姜家和李家是姻亲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两人合作,肯定会用心以赴应付眼前的困境,比朝廷的什么命令都要管用。姜宪却提出让杨俊去帮镇国公。坐在御书房里的四位顾命大臣还有一位硬要掺合进来简王,顿时神色各异。大行皇帝还没有送葬,这位就急赶急地要干政了。还出了这样一个没谱的主意。李瑶觉得面上无光,抿着嘴没有再说话。汪几道和简王几个则有些幸灾乐祸。你个女人家,知道什么是朝政,干政第一件事就把自己的伯父姜镇元架在火上烤,看你到时候怎么收场!只有左以明,和李家利益一致,之前明白了姜宪的意思之后一直躲在旁边没有吭声,此时却忍不住跳了出来,道:“李大人能征善战,是当朝数得上的名将,在李总兵帮忙,镇国公那里应该很快就能平熄战乱……”谁知道姜宪此进却天真地道:“可李大人要帮着承恩公寻找曹太后的尸首,还要帮着举行曹太后听丧礼,分身乏术,怎么能帮得上忙。”其他人全都闭上了嘴,只有左以明还在苦苦劝阻。从战略上说,姜宪这样的安排没有错。一朝天子一朝臣。等李长青送走了曹太后最后一程,曹太后的时代就正式落幕了。李家就可以摘掉曹太后近臣的帽子,借着嘉南郡主这根高枝重新出发,改庭换面,成为朝廷最显赫的新贵,从而转换门庭,一跃而成为能进入贵族圈里的人。这正说明了姜宪的厉害之处。可问题是,现在是打仗,拼得是武力,这些所谓的谋略,在绝对的武力面前全都要崩溃离析。姜宪听着左以明的唠叨,感慨万分。还好答应了李冬至的婚事,左家,还真心不错。可这件事她已经有了主意,注定不会听左以明。她道:“左大人也不必在此说服我了。战事不等人,我们不妨把杨大人叫进来问问他的意思,看他有没有把握帮着镇国公打赢这一仗。我们毕竟都是外行。”左以明没有办法,只得答应。这几天宫里大乱,杨俊早就收买了几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