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0节  (第2/3页)
的图腾理论。    把珍卿听得一愣一愣的。    她上一辈子,虽说没研究过图腾理论,但她也知道,最开始进行图腾研究的,可都是西方人啊。    她李师父,这样一个前清遗老,怎么会有这样的知识呢?    所谓学贯中西,莫非说的就是他这种?    我的天啊,好像真拜了个了不起的师父。    李师娘跟珍卿说,从前,她李师父也收过不少弟子。    可他对那些男弟子,都是极为严厉,甚至严苛,弟子学得不好,打骂那是常事。    学生遇到疑难,也不是他一问,李师父就给解答。    李师父教学依据,是孔夫子的理,那是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。    就是不把学生折磨到位,就不会引导这个学生,不会给他解答问题。    而据李师娘的观察,李师父教导珍卿,态度可好太多了。    不但从来不打她,有啥问题,那是有问必答的,一点儿不藏着掖着的。    珍卿当然心里也感激。    但是时间长了,她也发现了,李师父教导她,大约也没指望她将来经进济世,有什么大造化。    就是找个学生作个伴,然后过过当老师的瘾,带着一种玩乐的气氛。    教学目标不一样,态度当然不一样喽。    珍卿在李家待了十天,连腊月二十三过小年,都是在李家过的。    直到腊月二十六,杜太爷才叫老铜钮来接她。    珍卿走的时候,师父和师娘都到门口来送,一声声地嘱咐,让她过了正月十六,就过来磨坊店,一应吃用的东西都不必带,这里都给她备着。    珍卿坐在马车上,远远地跟他们挥手,心里觉得酸酸的。    然后,老铜钮带着她,回到杜家庄过年。    一回到家,珍卿按照睢县的习俗,先给过世的奶奶和mama上坟。    珍卿跪在她妈的坟前,对着坟上枯黄的衰草,轻声地诉说着:    “……妈,新学校特别好,国文课教的注音字母。声母和韵母搭配着,马上就能读出一个字,可好用了。    “要是当初你教我这注音字母,我学会了自己就会拼读,你就不用把嗓子弄哑了……    “学校的课程可多了,有国文、算学、社会课、科学课……    “妈,音乐课上,我学了一首曲子,名字叫《教我如何不想他》。在家里,祖父不许我唱,我唱给你听,你看好不好听。”    荒寂萧索的坟场里,残雪未尽,荒草漫径。    北风缓缓地吹着,小女孩儿幽婉的歌声,若有若无地听入耳中。    陪着来上坟的大田叔,也忍不住心生酸涩。    大小姐的妈,就是八年前的腊月病死的。    但因为她生前的一些事,没有葬入杜家的祖坟,而是孤零零的,跟这些穷人葬在一处。    唱完了歌,珍卿站起身来,拿帕子擦擦鼻涕和眼泪,最后说: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