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桂花糕(上)  (第1/2页)
    金秋九月。    东阳正值丹桂飘香之季。    城里和郊外都是一副人挤人的景象,或是走街串巷的小贩,抑或是赏桂的本地人和游人。    只是此刻的陈登却无心与民同乐。    ……新政务方案又被打回来了。    已经是这个月第几次了?    东阳县衙里,年轻的陈县令正颇头疼地斟酌着词句,想写信向那位上司请教,自己是哪里出了错。    咬着笔杆思索了一炷香的时间,还是不知从何落笔。    他陈元龙懂民生、懂治理,却唯独对官场这一道不甚了了。    作为一个父母官,难道不是让百姓都吃饱穿暖就足矣吗……    陈登摇头轻叹。    真让他汲汲营营,钻研官场,倒还不如去蟹婆家吃顿饭,至少美味的鱼脍比权力更能让他感觉到幸福。    罢了。    他干脆搁下笔,不再为此事烦忧。    大不了去找主公,请她帮忙好了。    陈县令自认在躲懒方面还是很无师自通的。    “长公子,县衙外来了人,说是彭城派来的!”    门外家仆的通传声,又让陈登好不容易平复的心捏紧了。    陶谦这个时候派人来,是什么意思?    “请来客在会客厅喝茶,稍坐片刻,我这就来。”    没办法,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。    陈登深吸一口气,匆匆理了理仪容便拉开书房门。    去的路上,陈登刻意放慢脚步,细细问了来人的模样。    家仆苦思:“就是寻常官吏的样子……不过,同行的倒是还有一个人,瞧着不似普通小官,其他人对他也很是恭敬。”    同行有这样的人?    陈登更理不清思绪了,再问下去,这家仆也记不起更多。    只能略作心理建设,迈步跨进主院。    还未进门,隔着窗柩就听到了一句谄媚奉承:“……区区陈氏小儿,岂能同袁太仆您相提并论?”    陈登险些被气笑。    一时竟不知是这话更恼人,还是来人身份更膈应些。    然后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轻飘飘,落在他耳底:“刘主簿,慎言。”    陈登没再等下去,径直推开半合的门扉:“看来本官来得正好。”    “二位聊得如此投缘,不介意本官也加入吧?”    展露一个客套的笑意,陈登随手作揖,便入坐上座,看起来毫无谦让之意。    身着常服,活像是来东阳度假的袁太仆微微一笑,一言不发。    那位刘主簿却像被踩了尾巴似的,伸手便要数落他的罪名:“陈县令,我可是受陶使君之命前来东阳县协助一应事务的,你年纪不大,怎的如此失礼!”    陈登眼帘都没抬:“这位大人,陈某不过一介小儿,礼数没学好不也是情理之中吗?”    “这、你!”    一下被噎住,刘主簿结结巴巴说不出更多,赶紧把目光转向一旁专心品茶的袁基,指望这位陶使君的贵客能说上两句。    “嗒。”    不负他所望,袁基果真轻轻搁下茶杯。    “陈县令,拿这种茶来待客是不是不太好?”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