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傷。差異。(下)  (第2/3页)
一樣。    是有點開心沒錯,但是...    「...總覺得有距離感。」    是比不叫名字還遠的距離。    (他還是不滿意?明明其他人不適合加這個的說。)    這讓她靜下心來,專心思考原因。    連同學之間都會偶爾用姓或名稱呼了,更何況是住同一個地方。    他和琉輝他們用名字稱呼彼此的態度也相當自然,不像憑感覺的她。    可是,越親近就越不喜歡對方無視自己,因此她附加了條件。    並且盡量若無其事地提起:    「你不會在聽到我叫你之後還不理我,我可以試試看。」    「那我多和妳搭話...妳會更快習慣嗎?」    「不會。」(笑)    在她面前露出期待的目光,就只是為了讓她多喊幾次名字。    沒有惡意也會帶給她壓力。    她堅決地,不對他這次的表情心軟。    不過,拒絕得太快是有點失禮。    貼在他手上的手指還沒移開,不自在地往回縮,停留在他的手背。    這樣的動作是她少有的反應。    「...怎麼了嗎?」    「我不是因為討厭跟你說話才那樣說。」    他從她無意間的小動作感受到了她的動搖。    除了愧疚之外,還多了點對她自己的心情產生的遲疑。    用她的話來形容,就是吃到曾經吃過的好吃的東西,應該要開心的。    她卻因為不是能隨時吃到而感到陌生,慣性地認為東西少就該節制。    施加在手上的力道反覆加重又放輕。    在她身旁看著的他知道她想得到一個答案,願意耐心地等她整理好思緒。    (...以總是想得特別快的她來說...這次糾結了不少時間呢。)    得出的結果同樣出乎他的預料。    「你會有和傷口說話更開心的時候吧。」    她用了接近肯定句的問法,像是已經想好了他一定會回答「是」。    在她對他的認知裡,把傷口當作朋友的話,想一直在一起的話,他應該是不會膩的。    而新鮮感是會減少的東西,更習慣舊的就不會覺得還想嘗試新的。    這等於和她說話沒有比和傷口說話還開心。    等於總會有沒那麼想理她的時候。    而他想得比較單純,回答得很直接。    「要和妳說話的話...我可以之後再和它們聊...」    「因為...我不是每次都有重要的事要和它們說。」    她看似複雜的思考是用單純的邏輯堆起來的。    聽到他的回答卻有點愣住,想趕緊找點降低自己期待的理由來維持冷靜。    「沒有重要的事,也有想聊的話題,或是很難跟我說的事之類的吧。」    因此短暫浮現喜悅後,她再次沉默。    確實,期待感降了,能夠徹底冷靜。    (為什麼剛才會覺得開心?)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