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【档案袋】9.慢时间 (第1/4页)
【档案袋】9.慢时间
面对咨询师的盘问,她沿着时间轴回忆印象中的苏南瑾。 ——是苏南瑾死后半个月的事。 与她对别人情绪的异常敏锐截然不同,她常常迟钝到察觉不出自己的感情。 下葬的那天她哭了还是没哭。 之后她是怎样有条不紊地处理会中事务。 她记不清,哪怕就在最近。 这半个月,她经常从梦中惊醒,甚至一觉醒来出现在任何地方—— 她在疯狂用拳头砸穿门板时醒来,当时被顾泽死死按着流血的手动弹不得。 她在地牢里醒来,手里攥着人的血rou,脚下是尚有余温的尸体。 诸如此类。 过了半个月,她意识到,自己也许出了问题。 她不是讳疾忌医的人,立刻叫医生帮忙联系了一位咨询师,重金请来做心理疏导。 咨询师认为,这和苏南瑾的突然死亡有很大关系,在连续三次的催眠尝试宣告失败后,只能采取较为笨拙的方法,通过回忆,按照时间,帮助她梳理关于这个人的印象。 为了避免情绪爆发超出她能承受的限度,咨询师推荐她先从最久远的回忆开始,逐步拉近时间线。 最早是在逃亡的路上。 他们从C国南部跨越国界线开始,沿途经过几十座城市,近半年时间到达江宁——C国最北部。 起初,苏南瑾很内向,有时候问路都需要鼓起勇气,蹲下来满脸认真地对她说“我去了”,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势。 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吃饭,他拉不下脸乞讨,偷东西也因为不熟练屡屡被抓,只好沿途做点日结的短工,搬砖、扛水泥,什么都做。 他个子高,长得漂亮,经常被人sao扰,他怕惹事,只远远躲开,从不还手——放到现在看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。 不过,她没吃过什么苦。 饭菜总是热的,赶路是苏南瑾抱着她走,住处有时是办公大厅,有时是地下通道,但她睡觉的地方只有一个——苏南瑾怀里。 有段时间,她感觉到外部环境的危险,恐慌之下竟然出现了返婴行为,一刻都离不开苏南瑾,含着他的rutou才能入眠,第二天早上咬得全是血,疼得他走路都直吸气。 这话当然是后来苏南瑾的自述。 是当着媚jiejie和顾泽的面说的,气得她差点当场谋杀亲哥。 大约到了西南地区,有一次,苏南瑾崩溃大哭。 这还挺罕见的,他不是会大声宣泄情绪的人。 在那之前是否发生过什么,她不知道,但在那之后,苏南瑾开始杀人——他生涩地把刀捅进对方的胸口,叫得比对方还大声。 如果有人试图走近她两米之内,就会被苏南瑾盯上,眼神像隐匿在暗处的毒蛇,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。 他那时不会隐藏情绪。 苏南瑾为了能给她一口饭吃,整日在当时混乱不堪的C国社会摸爬滚打,他学得很快,大约行程过半时,他打起架来已经有模有样,说谎时能脸不红心不跳。 他们在中部地区的一个城市安顿了月余,生活刚稍稍好转,某天夜里,苏南瑾突然再次抱着她开启逃亡之路,大概是追兵又至。 就这样,苏南瑾带着她跨越大半个C国,他们乘过船,搭过车,在那个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年代,更多时候只能依靠双腿。 她在那段旅程中的记忆,几乎只有苏南瑾温热的胸口,后来苏南瑾的自述与她脑海中模糊的影像逐渐重合,才变得完整。 抵达江宁时,苏南瑾没一处与从前相同,他瘦了太多,样子简直吓人,原本绸缎般润滑白皙的皮肤失去了光泽,布满淤青和疤痕。 他把她藏在角落里,攥着匕首杀死了无忧会的叛徒作为投名状,伪造死亡瞒过追兵,一切得心应手。 那场针对苏南瑾的围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 它并不像残暴的迫害一样来得激烈。 它是冬天缺少的电热毯,夏天缺少的电风扇,是被克扣后不到十分之一的分红,是比逃亡路上更难以下咽的食物。 参与的人太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